哈希游戏“日语片假名过多太难懂”?用批判性思维看是真的么
万达哈希,哈希游戏平台,哈希娱乐,哈希游戏
近年,“批判性思维(Critical thinking)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关键词之一,大学外语专业中也频繁提及。但是外语教育何以谈批判性思维?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尚不够深入。
何谓批判性思维?批判性思维不单单是详细查证、找出错误、最终寻求正确答案,不是简单地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质疑,相反是刻意挑战固有认知,对相信的核心部分进行思考质疑。
首先我们来看“Critical”的意思。有的人认为“Critical”一词并没有攻击性,但实际在英语中,“Critical”正是用于含有攻击性的上下文中,只是很多情况下攻击的对象并不是人。
那么汉语中的“批判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《汉语大词典》中有一个古老的例子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的“统手中批判”。“批判”的例句很少,而且它一般用于公文公布的指示或判决,不存在攻击性,是非褒非贬的中性词。
像这样,把西方传来的概念套用在过去很少使用的词汇上,往往就改变了这个词原本的意思,为它赋予了新的含义。这样的词汇本没有固有的色彩,所以加上新的意思,人们也很容易接受。最重要的是这俩个字是怎样用在上下文中的,这决定了这个词汇的意义和性质。“批判”一词自成为“Critical”的译文后才带上了攻击性的色彩,这也是它继承了“Critical”包含的所有形象的结果。
我们观察“Critical”和“批判”的关系可以发现,日语中外来语一律用片假名表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。由于汉字本身带有色彩,如果把日语中本不存在的概念强行转换为汉字,有时可能会传递出不正确的印象,导致出现“译文不对”的意见。不仅如此,这种做法还有增加同音异义词的数量,导致更易混淆和混乱的情况。比如现存的“科学”和“化学”,“电气”、“电器”和“电机”,“私立”和“市立”,“辞典”和“字典”、“事典”等等,都是这种在西方影响下新创造出来的词汇。
原本古代日语词汇就少,或许是受此影响,日本人基本不将汉语词汇翻译过来,而是直接导入,从而让词汇数量有了飞跃性增加。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。因为把汉字直接套用在日语里,让汉字的读音也大大增加了。
我们上面说过,“Critical”实际上是带有攻击性的单词。要针对事物的核心阐述不同意见,就需要规避掉这种攻击性。最重要的是,原则上攻击的对象不应该是自己或对方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。批判性思维是在尊重对方的立场和思维、保证对方发言权的基础上,找出对方思维逻辑中的致命缺陷。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亚人,大多无法将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维度清晰地区分开。其结果就是被“Critical”地提出问题后,人就容易变得情绪化,转而改变论点进行讨论。